close

1磨坊旁小溪

           在小銘準備高中聯考那個年代,老是背著青康藏高原上的主要農作物叫青稞,這種奇特的植物對台灣人來講就跟在路上見到北極熊一樣的意思。剛到拉薩時,在英明的領隊小祥要求下,旅館早餐特地上了一碗『糌粑』(青稞粉加酥油茶或清茶用手捏成坨)讓大伙嚐嚐鮮。粗糙的口感讓這個東西從此消失在我們的餐桌上。


2磨坊

           在前往日喀則的路上司機忽然在幾棟民宅旁停下,正妹伴遊解說這裡是給遊客參觀的工坊,看看青稞怎麼被磨成方便攜帶的青稞粉。我們剛到時前一批的老外團正離開中。


3水推動石磨

           青稞是禾本科大麥屬的一種禾穀類作物,世界上麥類作物中含β-葡聚糖(據說可以美容增強免疫力?)最高的作物也富含膳食纖維、多種微量元素,是藏族人民喜愛的糧食。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距今已有3500年歷史。青稞是一種單位面積產量不高的糧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4200米到4500米的青藏高原高寒地區。在這些地區青稞之所以成主要作物是因為其耐寒性。農民很聰明的利用水力,讓河水的沖擊力推動石磨將青稞磨碎。


4石磨

           進去裡面就只有三個轉動中的石磨,好在是免費的。現場有賣磨好的青稞粉及炒青稞,炒好的青稞雖然看起來像餵鴿子的飼料,不過酥酥脆脆的口感還蠻不錯吃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西藏 青稞 磨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銘 的頭像
    小銘

    小銘(Prokaryotic)的微小世界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