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艾羅拉石窟簡圖

           艾羅拉石窟(Ellora caves)距離奧蘭卡巴(Aurangabad)約30公里,是印度石刻建築(Rock-cut architecture)的代表,於1983年被聯合國 列為世界遺產。自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Asoka)在比哈省(Bihar)建造石刻佛寺開始至西元十世紀止,這段期間印度盛行石刻藝術,歷代王 朝耗費許多人力物力興建石刻神廟來展現對神的敬仰。艾羅拉石窟是西元五世紀至十世紀由統治此地的遮盧迦王朝(Chalukya)和拉什特拉庫 塔王朝(Rashtrakuta)所逐步開鑿,34個修道院與寺廟依序排列著高深的玄武岩峭壁上,綿延逾2公里;這些緊緊相依、毫無中斷間隙的遺跡 忠實地將古印度文明呈現在世人眼前。艾羅拉石窟為一風格獨特的藝術創作與輝煌的工藝成就;石窟內印度教、耆那教(Jain)、佛教的聖殿 和平共存,更展現出顯現出當時統治此地國王的宗教包容性。


2佛教石窟遠眺

           艾羅拉石窟包含有12座佛教石窟(西元600~800年)、17座印度教石窟(西元600~900年)和5座耆那教石窟(西元800~1000年),從這些石窟中 不僅可得知在遮盧迦王朝和特拉什特拉庫塔王朝統治德干地區期間,印度教蓬勃發展、佛教逐漸衰落與耆那教崛起,同時也代表著當時包容各 種宗教的社會狀況。


3凱拉薩神廟

           考古學家把這34座石窟從南向北依次編號,南端第1~12窟為佛教石窟,中間第13~29窟為印度教石窟,北側第30~34窟為耆那教石窟。艾羅拉 石窟以精緻的雕刻聞名,這些石雕雖然分屬為三個不同宗教,但在風格上都受到印度教藝術的影響。


4石窟旁瀑布1

           比較三教的石窟雕像,造形皆極為近似。中央是本尊神,左右為侍者,上面是飛天,這樣的構圖幾乎是三教共通的,除了少數的不同特徵之外 ,有好些雕像幾乎可以互換而不容易分辨。不僅如此,在佛教窟內還供奉著印度教所崇拜的象頭人身的智慧之神甘尼許(Ganesa)和辯才女神 薩拉斯瓦蒂(Dayananda Saraswati),另一方面,印度教窟也是諸神並列,並有佛陀的雕像。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諸神混合在一起的情形呢? 為什麼印度人能毫無芥蒂的把異教的神招到自己的神殿來呢?專門研究艾羅拉石窟的考古學者坎布爾氏解釋:『我們可以說佛教和印度教是處 在平行關係上的。』『印度佛教的盛行只到五世紀為止。從六世紀開始衰微,人們的信仰開始傾向於植基在印度古傳統之上的印度佛教。』『 這個時期,佛教和印度教為了爭取信徒,競相採用對方的神祇,這兩個宗教的圖像混合,就在這個時期。』


5石窟旁瀑布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 艾羅拉 石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銘 的頭像
    小銘

    小銘(Prokaryotic)的微小世界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