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宮(Moscow Kremlin)是俄國的權力中心,也是世界重要的地標。它的擴展與莫斯科發展息息相關,克里姆林(俄:Кремль)一詞原指城鎮中心的堡壘。自十一世紀起斯拉夫人(Slavs)便在此定居,當時只是個小村莊。多爾戈魯基大公(Yuri Dolgorukiy)在1147年爭奪基輔王位的戰爭獲勝後,邀請盟友前來一個叫莫斯科的邊境地慶祝,這是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他也因此被視為莫斯科的奠基者,他於1156年拓展此地修築泥木構成的防禦工事,但1237年蒙古人入侵時被破壞。1263年莫斯科及周邊地區被劃分出來,亞歷山德羅維奇(Daniil Aleksandrovich)被封為首任的莫斯科大公,第三任大公多謀狡猾又殘忍的伊凡一世(Ivan I)於1325年將俄羅斯地位最崇高的都主教聖人彼得(Metropolitan Saint Peter)從弗拉基米爾(Vladimir)移座至莫斯科,在主教的請求下於1326年建造克里姆林宮內第一個石造建築也是聖母升天大教堂(Assumption Cathedral)的前身。
早餐後從旅館出發後搭地鐵來到1號紅線的列寧圖書館站(Biblioteka Imeni Lenina),出來就是俄羅斯國立圖書館(Russian State Library),此圖書館成立於1862年,館內收藏1750萬本書,藏書量為世界第四大。
大伙快樂的拍照後才發現走錯出口,克里姆林宮的入口在另一頭。跑回地鐵站的通道,循著指標直通亞歷山大花園(Alexander Garden),售票大廳就在右手邊。克里姆林宮的票種類有點複雜,請先研究好。
小銘們買的是參加伊凡大帝鐘樓導覽的票(RUB250),如果不打算進克里姆林宮的教堂群裡面參觀(內部不可拍照),這是最便宜進入克里姆林宮的方式。樓梯上即是入口,此地為重要政府機關,會有嚴格的安檢。
第一個碰到的是庫塔菲亞塔(Kutafiya Tower),14公尺高的塔主要用於守衛進入克里姆林宮的聖三一橋(Trinity bridge),跟橋同樣完成於1516年。在過去庫塔菲亞塔四周有河流圍繞,想進入只能經塔垂下的吊橋。
庫塔菲亞塔主要由石灰岩及磚塊建成,雪白的外觀在以紅色為基調的克里姆林宮裡相當搶眼。環繞護城河的設計兼擁有上下兩層戰鬥平台,使得敵人難以攻擊。這是今日莫斯科僅存少數橋頭堡形瞭望塔。
橋連結的高塔是聖三一塔(Trinity Tower),此塔於1495至1499年間建造由義大利建築師所設計,76公尺高的聖三一塔是克里姆林宮諸塔裡最高的。過去有好幾個不同的名字,現今的稱呼來自1658年,當時克里姆林牧首庭內有個聖三一驛站。
碰到大整修什麼都看不到。塔底的兩層地下室在十六十七世紀被當成監獄。1585年塔頂被裝上巨大時鐘,但在1812年拿破崙撤退的大火後再也沒被修復。過去塔正上方有喀山聖母的圖案,蘇聯成立後這牴觸共產主義無神論的原則於1917年被移除。
聖三一塔南邊是娛樂宮(Amusement palace),建於1651年作為沙皇岳父米洛斯拉夫斯基(Ilya Miloslavsky)及其家族的住所,他去世後收歸國有。自1672年起這裡專為皇族舉行娛樂戲劇演出因而得名。這邊屬禁區遊客不得靠近。
聖三一塔北邊的是軍械庫(Arsenal),沙皇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於1702年下令建造,還親自繪製設計圖,但建設過程幾經波折於1828年才完成。目前這裡設有克里姆林宮衛戍司令部的營房以及行政部門。
跟軍械庫相對的是國家大禮堂(State Kremlin Palace),這是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為第二十二次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所打造的場所,完成於1961年。現在這裡是俄國舉行重要會議、節日慶典和頒獎授勳的地方。
位在軍械庫北端的是聖尼古拉塔(St. Nicholas Tower),同樣屬禁止區。聖尼古拉塔建於1491年,塔門上有在東正教被受景仰的聖人尼古拉圖案,因此而命名。1812年拿破崙撤退時此塔被炸毀,現存為1816到1819年所重建。
元老院(Senate)是俄羅斯著名建築家卡札科夫(Matvey Kazakov)於1776至1787年建成。元老院的圓廳是俄羅斯建築藝術的傑作。當時人們稱做『俄羅斯萬神殿』。蘇聯時期元老院為政府所在地。這裡也是禁區,遊客是看不到漂亮的圓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