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阿姜陀地圖

           阿姜陀石窟(Ajanta caves)位於德干高原的文達雅山的上,建於西元前200至西元600年間,距離阿金薩(Ajintha)村3.5公里處,在一個林 木茂盛的馬蹄形溪谷中。較近的城鎮有60公里遠的賈爾岡(Jalgaon)。河谷底部是瓦格拉河(Waghora river)。沿途有29個洞窟,分佈在河 谷南側陡峭的岩壁上,距離河面大約10到33公尺。每個石窟的大小不一,最大可達15公尺。石窟主要由舉行佛教儀式的支提(Chaitya,塔廟, 9,10,19,26,29號窟)與供僧侶修行用的精舍(Vihara)兩種類型。據說唐朝玄奘法師在西元638年曾航行到此登岸,訪問阿姜陀石窟。西 元十世紀後印度佛教漸趨衰落,石窟漸漸淹沒於荒煙漫草之中。


2阿姜陀全覽

           1819年英國軍官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到此地獵虎,追蹤一頭巨大的老虎來到溪谷,在斷崖上舉槍瞄準對岸之際,老虎在布滿植物的岩 壁上消失不見了。史密斯仔細觀察岩壁,似乎看到一些雕塑,清理岩壁上的植物,原先在植物遮掩下的石窟終於顯露出來,代表佛教最早石刻 藝術成就的阿姜陀石窟終於重見天日。第10窟的岩壁上至今刻著「約翰•史密斯,1819」,據說那隻老虎就是在這裡逃遁的。


3多種型態的石刻

           通常參觀阿姜陀石窟還是從奧蘭卡巴出發,105公里正常要開三個小時。開始墮落的我們還是花大錢包車,要體驗背包客生活的朋友可以搭嘟嘟 車到公車總站再搭公車前往(大陸背友~),單程84Rs。


4支提旁長廊

           最早的洞窟開鑿於西元前200年到200年間,由百乘王朝(Satavahana)所建, 近來學者的研究將石窟主要分為兩個時期,一是部派佛教時期 (9,10,12,13,15A號窟),二是大乘(Mahayana)佛教時期(1-8,11,14-29號窟)。第二個時期比第一個時期要晚三個世紀左右,也被 人稱為伐迦陀迦(Vakataka)時期,因為當時的統治王朝是伐迦陀迦王朝的瓦薩賈馬支系(Vatsagulma branch)。


5石刻佛像

           這一時期的具體開始時間一直爭執不下,近期的結論大約是在5世紀左右。根據華爾特•斯賓克(Walter M. Spink)的研究,大乘佛教時期的 洞窟主要修建於462年到480年間哈裡遜納(Harishena, 475-500)在位期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印度 阿姜陀 哈裡遜納
    全站熱搜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