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揚布拿寺(Swayambhunath)位在加德滿都西方的小山丘,這座小山丘被稱為『斯瓦揚布』(Swayambhu),意思是『自己升起』。傳說古代的加德滿都谷地是一個大湖(地質學家也同意這個觀點),湖中的小山丘『斯瓦揚布』就像湖中升起的蓮花,後來佛教菩薩手持神劍把山劈開,湖水流乾成了現在的加德滿都谷地。西元前460年馬納德瓦(Manadeva)國王就在這裡建廟,十三世紀發展成重要佛教中心,階梯為十七世紀所建造。由於有一大群猴子佔據山丘上,常令往來遊客駐足觀看,遂習慣以猴廟(Monkey temple)來稱呼。
上猴廟多數人都走東邊階梯,雖然比較累,但學求道者一步一步慢慢的爬上佛塔也別有番樂趣。除了散布的佛像和石雕作品,沿途飄揚著藏傳佛教的『風馬旗』。相傳有位藏族僧人在印度取得真經,回來的路上過河時把經書弄濕了,經書全攤開涼曬,自己坐在一棵大樹下打坐入定,突然間,天地響起法鑼、法號,陣陣梵音回蕩,微風拂面,天宇盤旋。僧人感覺渾身通泰,大徹大悟,他微微睜開眼睛,一陣風起,刮得經書滿天滿地滿河面。據說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僧人的頓悟和頌揚佛經,就把經書印在布上,直接掛於天地之間,這是被普遍接受『風馬旗』的由來。
猴廟整修中,象徵智慧的『佛陀之眼』被掩蔽起來。不曉得是不是缺乏經費,門票三級跳漲價。短短一年漲到200Rs。最令人佩服的是收門票的位置,不偏不倚剛好在要爬上猴廟前的階梯旁,當遊客努力的爬了80公尺高的階梯後,大概也沒有哪個人會因高額票價掉頭回去。
數十個石刻銘文位在大佛塔旁,每個塔下都雕著佛像。諸佛簇擁著大佛塔,彷若西遊記描繪的雷音寺『殿門外寶台之下,擺列著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四金剛、八菩薩、比丘尼、優婆塞、無數的聖僧、道者,真個也香花豔麗,瑞氣繽紛』
順著階梯往下走,有座巨大的禪定佛(Dhyani Buddha),一抹淺笑地儗視著來來往往的眾生。兩旁都是賣唐卡和藏毯的店家,花花綠綠的藏毯掛滿整個店門,增添不同色調到這紐瓦麗風的磚紅世界。
不久後群猴出現,肆無忌憚在小佛塔上跳躍嬉戲,讓小銘想起孫悟空率領徒子徒孫大鬧西方極樂世界的情節。不過最後還是不敵佛祖的神通被壓在五指山下,十來隻猴子集體爬上小佛塔,下一刻神奇的共同望向大佛塔。難不成猴子也有靈性,剎時感悟佛法來個『萬猴朝宗』。
猴廟西方也有著下山的路。小祥為了拍猴群跟著跑到西側,年約五旬的婦人披著圍巾坐在家門口,享受午後的冬陽。這趟旅行也走了泰半,腦中不停在思索什麼才是尼泊爾,是世界顛峰『喜馬拉雅山』,明辨善惡的『佛陀智慧眼』,還是三層紅瓦『紐瓦麗寺廟』。這十年來的旅行經驗,小銘深信『人才是旅途最美麗的風景』,沒了這些人的足跡,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山山水水本無情,有情的是穿梭其中的過客。『午後、紅磚、老婦人』,我想,這才是心中最深刻的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