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成都武侯祠

           在大快朵頤『蜀九香』後還有四個多小時,決定蓉城市區走走。前些日子曾經來出差的維玲沒能提供什麼有用的訊息,說來說去小銘只知道當時推行的『熊貓卡』很厲害什麼景點都能進去而已,最後看了地圖挑素有『成都十景』之稱的武侯祠及杜甫草堂,以上這些都不是捷運能到,全部得靠『公交車』慢慢轉。話說當年諸葛亮隨劉備入蜀後,廣行教化推行善政。蜀地百姓在諸葛亮逝世後建祠紀念他,因為諸葛亮諡號『忠武侯』後人以『武侯祠』稱之(小祥,武侯跟岳武穆沒什麼關係呀~)。最初位於成都少城。南北朝時武侯祠遷入惠陵、漢昭烈廟。明初時三者合併並將劉備、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習慣將三者統稱為武侯祠,武侯祠現存的建築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武侯祠分為前後兩殿,形成昭烈廟(昭烈殿、劉備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諸葛亮殿)在後。到了門口後看了價格是頗嚇人的60RMB,最後沒有人想進去,門口拍拍照了事。畢竟吃得很過癮的『蜀九香』每個人也不過40RMB,價值60RMB的武侯祠大概沒法提供這個爽度吧。

 

9門口前大石碑

           武侯祠門口立個大石碑上頭書寫著『三國聖地』,小銘對這種人為的東西一向沒什麼興趣。何謂三國聖地?路過武侯祠還是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1杜甫草堂1

           在全體轉過武侯祠後前往下個目的地『杜甫草堂』,看了一下地圖在更遙遠的西邊。走了一小段到一環路才找到前往的公交車。搭車途中輝哥可能天氣太熱中暑,神奇的跟著前面的老頭下車,好在最後毅力驚人用走的到草堂跟我們會合。西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並在此居住了4年。直到嚴武去世,杜甫才離開成都,在這4年中,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草堂後來屢次經歷戰火,現有的建築大都為明弘治十三年(1500)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所興建,這麼有水準的景點門票同樣是高不可攀的60RMB,經熱烈討論後我們派牟、憲哥、小美和七號四雅士為代表進去參觀。

 

12杜甫草堂2

           牟說裡面別有洞天佔地寬廣大(官方宣稱佔地42公頃)又有很多出口,容易迷路,不過到底有什麼賣點,小銘沒進去就不好隨口胡說。如果這次寫的是四川兩週我就會進去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銘 的頭像
    小銘

    小銘(Prokaryotic)的微小世界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