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小姐40歲跟多數上班族一樣,除打掃照顧小孩外,並沒有其他運動習慣,5年前開始,腳踝出現突發性紅腫痛,本以為腳扭到,2到3天後有改善,沒想到之後每個月都會發生類似情形,腫痛位置從腳踝、膝蓋、手腕到手指間都曾經發生,每次發作約一到兩處,有時會痛到無法走路或做家事。朋友說可能是痛風,她努力避免高普林食物,但症狀仍持續,甚至健檢的尿酸值都已遠低於上限標準。到大醫院求診才發覺原來這不是痛風,而是「反覆性風濕症」。


    反覆性風濕症的成因仍不清楚,目前認為與免疫系統的失調有關,男女發生的機率大概相等,平均發作年紀在45歲,不過實際上,從20歲到80歲都可能出現,國外研究推估盛行率約在5%左右。典型表現為突發性單一關節或者關節周邊組織的紅腫疼痛,患者大多以為是不小心撞傷或者痛風,有些人會一口氣出現2到3個疼痛處,全身上下所有關節都可能發作,但好發的位置在肩膀、手腕、手指關節、膝蓋及腳踝。即使不特別治療,腫痛通常持續兩天左右就會逐漸好轉,很少超過一個星期。


    不同患者間,發作頻率差異很大,從一年一次到一個月數次都有,發作的位置多不固定會跳來跳去。在工作繁忙、生活壓力或者天氣變化時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可能會加劇。


    反覆性風濕症的確診主要還是以臨床症狀表現為主,抽血檢查除了發炎指數(C反應蛋白和紅血球沉降速率)可能會上升外,其他項目應該都正常,X光上關節骨頭也都會正常。經過一段時間後,有部分人會完全好轉,然而多數人症狀仍會三不五時出現,要特別小心的是,「反覆性風濕症」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存有相當的關連性。國外統計,有1/3的患者最後會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台中榮總分析20幾年來反覆性風濕症就醫患者的資料,也發現轉型的機會約在15%。


    發病初期就影響小型關節(如手指),或者血中類風濕性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其中之一超過正常值者,都是轉型的高危險群。在急性發作腫痛時可使用非類固醇性消炎藥加速緩解不適,長期的控制可以考慮奎寧這個免疫調節藥物,除了可以明顯降低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某些回溯性研究也顯示,可降低日後轉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結締組織疾病的機率。若發現有類似的症狀,宜儘早尋求相關醫師的協助鑑別診斷,以便早期介入治療,避免後來惡化演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

arrow
arrow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