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雅人並非單一民族,主要由基切(Quiche)、卡奇給(Cakchiquel)、蘇都伊(Tzutuhil)、索西(Tzotzil)、伊查(Itza) 等許多族群 集合而成的名詞。馬雅文明的孕育地以瓜地馬拉的北部高原北碇(El Peten)地區為中心,範圍包括墨西哥東南部及南部、貝里斯 、宏都拉斯 及薩爾瓦多一帶,活動範圍高達32萬方公里(台灣的八倍大)。歷史學家湯普森(Eric Thompson)以地理上之分佈情形將馬雅文化 分城北、中 、南三區。中區包括瓜地馬拉北部潮濕熱帶雨林區及貝里斯及宏都拉斯西北部,為馬雅文明古典期的中心。北區在北緯18.5度以北 ,墨西哥尤 卡坦(Yucatan)半島一帶,為雨水較少又灌木叢生地區,這裡是後古典期的重心。南區則包括瓜地馬拉中南部至太平洋沿岸薩爾瓦 多等地,這 邊山巒起伏文明發展程度較為落後。依馬雅人的傳說馬雅人的祖先自海上漂流到墨西哥灣西南部現今韋拉克魯斯(Veracruz)和坎 佩切 (Campeche)一帶,該區正好是奧爾梅克文明(Olmec)所在地,證明馬雅文明孕育自更古老的奧爾梅克。
烏斯馬爾(Uxmal)的遺跡挖掘仍持續進行中,北方和西方有些比較新發掘的建築群,小銘參照著地圖的指示走去看看,從乾淨整 齊的林間大 道慢慢縮小成雜草叢生的小徑,還有要爬上去的斜坡。辛苦的上去只看到一些荒廢未整修的小建築,好像沒有跟圖上所標著比修女 四方院 (Cuadrangulo de las Monjas)小一點的北方建築群(Grupo del Norte),這帶人煙稀少碰不到其他遊客,在避免迷路的考量下 只好原路走 回。
亂逛歸亂逛還是有點收穫,在某個平台底部找到骷髏頭和交叉屍骨的浮雕,這是墓地建築群(Grupo del Cementerio)。這些骷髏 頭代表的不 是被安葬的族人,而是被奉獻給神的祭品,所以這裡是血腥的獻祭平台。
回到正常的路線後從球場(Juego de Pelota)往西南方走碰到波浪形的牆壁就是鴿舍建築群(El Grupo del Palomar)。這座考 古學家推估 建於西元900到1000年間的宮殿經歲月的摧殘坍塌到只剩下北面的這面牆壁。這面牆壁的造型相當獨特,頂端裝飾底層是整排的小圓 柱,疊在圓 柱上則是由九個三角形構成波浪的形狀,三角形中間採用鏤空的格局,這種格式很像歐洲的鴿舍,所以也跟修女四方院一樣被當初 的考古學家 給予一個詭異的稱呼。
牆壁前面是個廣場周邊被濃密的叢林包圍,坐在階梯上仰望這獨特的鴿舍,不禁令人好奇當初設計的目的為何?旁邊也有個老外坐 著沈思中,遊客不多的烏斯馬爾是個可以沈浸馬雅輝煌氛圍的好地點。
緊鄰鴿舍建築群東邊的是大金字塔(Gran Piramide),這座高32公尺的金字塔是烏斯馬爾裡面唯一可供遊客攀爬的點,塔頂的方 院損毀得很嚴重,考古學家推測是當初為了在上面修建第二座金字塔所造成。雖然爬上去有點累,再累也要奮力爬上去,因為這裡 可是眺望整個烏斯馬爾最好的點。遺跡所在的尤卡坦半島西北部地勢平坦,一眼望去都是綠色叢林海,看不到任何隆起小山,唯一 的例外就是術士之屋(Casa del Adivino)和修女四方院。
這些馬雅人建造的奇觀成為附近區域獨特的景色。這個區域被稱為帕克(Puuc,意指小山)也來自於這些聳立於叢林中的建築群。 金字塔上的方院牆上雕滿大嘴鳥(Toucan)圖案。海賊王裡面的『南南見鳥』造型其實源自大嘴鳥。
尾田榮一朗的『海賊王』裡面很多構想都抄襲自各古代文明,被巨大海流沖倒空島上的黃金之鄉香朵拉(黄金都市シャンドラ)的 造型就是典型馬雅人都市。從球場往南邊看,高地上的建築就是海龜之家(Casa de las Tortugas),這座功能不明的建築物因為 屋簷下雕刻著海龜而被這樣稱呼,環繞建築物一週由許多短圓柱構成的檐壁(或稱為捲起的席子)是帕克風的代表。馬雅人將海龜 奉為雨神考克(Chac)的代表,根據傳說當人們遭到旱災時海龜也一樣要跟考克祈求雨水。
海龜是是所有龜鱉類動物中唯一生活在海洋的物種,分布範圍十分廣泛,分布於除北冰洋外的全球海域中。背上有殼,較一般陸 龜或河龜來得花紋複雜,殼的外型是扁平流線形。海龜的腳為適應長途游泳,演化成船槳狀。
跟海龜之家相鄰的是宏偉的統治者宮殿(Palacio del Gobernador),建於西元900到1000年間由三座建築物組成,將近有100公尺 寬,馬雅文化專家稱這裡是烏斯馬爾最精美的建築和帕克風格建築的顛峰。中央建築有七扇門,在中央門的上方有幅王子端坐御座 的圖像,左右兩翼的建築物面積稍小,與中央建築物隔有拱頂走廊。宮殿正面的下部表面貼著簡單的方形石灰岩薄版,上部則裝飾 著抽象化的雨神考克和幾何圖案。
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後,這些驚人的遺跡更加荒廢,這三百年間只有零星的傳教士或探險家曾經前來寫下零星的紀錄。直 到十九世紀才燃起對馬雅文明的高度興趣,烏斯馬爾的挖掘工作從1929年展開。
統治者宮殿前庭有個斷掉一截的圓柱,這是手枷祭壇(Pillory shrine),跟宮殿同時期建造的圓柱體,據說是用來當成放置接受 鞭刑犯人的鞭打墩(Flogging block)。
在手枷祭壇前面的是美洲豹王座(Throne of the jaguar),這個由兩頭坐臥美洲豹雕刻而成的王座在1951年的挖掘行動中被發 現,伴隨著王座的是913件珍貴的寶物。
統治者宮殿的東南角有一小群建築被稱為老婦人之家(Casa de la Vieja)。重點在前面擺放著十幾個石刻『十八禁』的咚咚, 小銘沒注意到,所以沒拍照,想看者自己上網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