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尤錫米烏斯救世主修道院

           尤錫米烏斯救世主修道院(Saviour Monastery of St. Euthymius)成立於1352年,當時俄羅斯盛行群居隱修主義(Cenobitic monasticism),修道院虔誠的信仰贏得貴族領主的讚許,往往奉獻大量金錢土地。聖人尤錫米烏斯生於1316年,1330年追隨狄奧尼修斯(Dionysius)修行,1350年蘇茲達爾大公康斯坦丁諾夫(Boris Konstantinov)想建造一座修道院,狄奧尼修斯派遣弟子尤錫米烏斯前來主持。

2波扎爾斯基雕像

            入口前銅像是混亂時期(Time of Troubles)帶領志願軍趕走波蘭王國入侵的波扎爾斯基(Dmitry Pozharsky),他原本是蘇茲達爾的公爵,死後埋葬在此。

3波爾日納亞塔

            這是修道院入口高22公尺的波爾日納亞塔(Proezdnaya tower),這座正方形的高塔為俄國傳統紅磚所砌成,塔的下半部外觀簡潔,但上半部則裝飾漂亮的窗戶樑柱。

4石牆

            修道院共有十二座防禦高塔,這些塔連同堅固的石牆為1670到1680年間取代原先的木牆,總長1200公尺。防禦塔牆完成後俄國早已脫離中古世紀的混亂,從未真正發揮功能。

5聖母領報門樓教堂

            聖母領報門樓教堂(The Gate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建於十六世紀末做為當時修道院的主要出入口。原先設計可能跟紅場復活之門同樣為兩個帳棚形尖頂,1759年改換成現今單一圓頂模樣。

6聖母升天教堂

         廣場西邊是建於十七世紀末的聖母升天教堂(Assumption Church),教堂南北端各有附屬小禮拜堂,中央帳篷尖頂搭配禮拜堂的圓頂輪廓異常優美。

7修道院食堂

           與聖母升天教堂西邊相連的兩層建築是修道院食堂(Refectory),落成日期寫1525年,但推測可能晚至十六世紀末。教堂南邊的L形建築為修道院主教住所(Bishop housing)。

8鐘塔

            鐘塔為1530年慶祝伊凡四世(Ivan IV)誕生所建。九邊形的鐘塔分為三層,底層為龍骨形拱門,中間為教堂,頂層為大鐘。鐘塔南端的三跨延伸鐘樓分兩階段完成,1599年先完成最北邊一跨,南邊的兩跨於1691年完成。

9主顯聖容大教堂

            建於1352年的木造主顯聖容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Transfiguration)毀於1501年大火,瓦西里三世(Vasili III)統治時由於結婚多年未獲子嗣,遂尋求上帝恩賜,對修道院進行大量奉獻,並以石頭重建大教堂。後來隨著貴族領主不斷捐獻財富與日俱增,僧侶也越來越多,遂於1590年著手建設更宏偉的新大教堂,整個格局仿造莫斯科的聖母升天大教堂(Assumption Cathedral),原來舊教堂被改為新大教堂東南側的聖尤錫米烏斯禮拜堂(Side-chapel of St Euthymius)。

10金色圓頂

            十八世紀末大教堂增建三個前廳(Narthex),圓頂亦被塗上更亮麗的外觀。在參觀大教堂時剛好整點,鐘樓開始敲鐘,整個廣場洋溢著此起彼落的鐘響,宛如天使從天傳來佳音。

11壁畫1

            原先大教堂內部牆壁為純白色,現今美麗的壁畫於1689年由宗教畫大師尼基京(Gury Nikitin)和薩文(Sila Savin)執筆。雖然無論規模或細緻程度比不上滴血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r on Blood)但還是值得看看。

12壁畫2

            這是大教堂中央祭壇,面向祭壇的兩根支柱上所畫的是諾曼夫王朝的前兩任沙皇米哈伊爾(Michael I)及阿列克謝(Alexis I)。北面牆壁描繪修道院建造過程,包括聖人拿著藍圖指揮工程。

13壁畫3

            東南側聖尤錫米烏斯禮拜堂的牆上內容為聖人的一生。後人描寫他對上帝非常虔誠,從天亮起身就不斷祈禱,晚上回到修行洞穴依然流淚繼續祈禱有時甚至整夜未闔眼。修道院在他的領導下風格紀律嚴明。

14波扎爾斯基墓地及紀念禮拜堂

            大教堂東邊是波扎爾斯基墓地及紀念禮拜堂(Dmitry Pozharsky graves and memorial chapel),波扎爾斯基在成功趕走波蘭王國的入侵後,在政府擔任一系列軍事要職,1642年去世後埋葬於此。

15通道

            接著往修道院東北端走,這邊還有些東西可看。自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遷都後,蘇茲達爾位階下降,再加上時代的演變群居隱修主義衰退,僧侶數量越來越少,閒置的空間轉其他用途。

16監獄的庭院

            當時很多修道院開設接納貧窮老人孤兒的收容所。1766年在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的命令下成立宗教監獄,專門關押異己,許多犯人在此被拷打。這是監獄的庭院(The yard of the prison housing),擋在庭院中間的大樹頗為突兀。

17聖尼古拉教堂與醫院

            監獄的對面為建於1669年的聖尼古拉教堂與醫院(St. Nicholas Church and Hospital),兩層樓的醫院與教堂相連。現改為展示館,展出歷史悠久的宗教珍寶,展館的工作人員很客氣會熱心指引,但沒英文解說。

18庭院華蓋

            大教堂建築群東邊為廣闊的庭園,小銘在此遇上一隻會親近人的可愛暹羅貓,應該是附近住民所養。這是庭院華蓋(Ciborium),這種造型常見於教堂祭壇上頭。小銘猜想這裡可能是舉行露天宗教儀式的地點。

19教會弟兄住所

            修道院最東邊的一整排房子是教會弟兄住所(Fraternal housing),這是過去修道院僧侶和工作人員所住。蘇茲達爾僅存五座修道院中,尤錫米烏斯救世主修道院是裡頭保存最好也是最大最值得拜訪。

20入口公園

21修道院主教住所

arrow
arrow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