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帕卡亞火山

           帕卡亞火山(Volcán de Pacaya)高2552公尺鄰近安地瓜(Antigua),最早噴發於2.3萬年前,自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以來至少已噴發過23次。在休眠一個世紀後1965年又開始活動,最近幾年幾乎年年噴發,2010年5月27日的大噴發讓遠在30公里外的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遭逢大量火山灰襲擊。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安地瓜

           安地瓜(Antigua)全名為舊瓜地馬拉(Antigua Guatemala,安地瓜為西班亞文舊的意思),於1543年建城作為西班牙統治中美洲殖民地的首府,在大量資源挹注下蓬勃發展,天主教各教派的傳教士也紛紛來此建造教堂修道院作為活動據點,十八世紀時人口超過六萬。海拔1530公尺的安地瓜四周被活火山環繞,頻繁的地殼活動造成地震不斷,1717年芮氏規模7.4的強震襲來約3000戶房屋倒塌,許多建築物成為瓦礫堆,這場地震使政府開始有遷都的想法,但因居民強烈反對作罷。1773年更強的聖瑪爾塔地震(Santa Marta earthquake)震撼整個城市,安地瓜幾乎全毀,遂於1776年遷都至東邊40公里較安全的新瓜地馬拉(La Nueva Guatemala),即現今的瓜地馬拉市(Guatemala city)。隨後安地瓜進入蕭條期,人口大量減少許多建築被廢棄,直到近代擁有豐富西班牙巴洛克建築的安地瓜於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兼以治安良好成為觀光旅遊重鎮(首都瓜地馬拉市的治安不佳),這邊也是學習西語的熱門地點。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卡貝樂菜單

           從蒂卡爾(Tikal)回來大約是下午三點,在通往弗洛雷斯(Flores)島的堤道旁有座馬雅世界國際商場(Mundo Maya International Mall),除各式各樣的禮品服飾店外,裡頭還有瓜國最有名的炸雞連鎖店咔貝樂(Pollo Campero)。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大廣場

           1525年消滅阿茲特克(Aztec)帝國的西班牙征服者科特斯(Hernán Cortés)曾經過蒂卡爾(Tikal)附近但奇怪沒在信中提及。1696年西班牙傳教士阿曼達諾(Andrés de Avendaño)於北碇(El Peten)迷失,之後他所描述叢林中廢墟很可能是蒂卡爾。如此龐大的遺跡不可能完全淹沒,在當地人不斷地口耳相傳下終於引起歐洲探險家的興趣。1848年門德斯(Modesto Mendez)和塔特(Ambrosio Tut)所組成的探險隊首度來到蒂卡爾,1853年他們在柏林科學院發表研究結果。接著19世紀和20世紀初,許多探險隊前來研究、繪製地圖和攝影。1951年在附近建造一座小型機場,大幅改善以前要花許多天步行或是騎騾穿過叢林的不便。從1956年到1970年間美國賓州大學在遺址進行大型的考古。瓜國政府接力於1979年至1984年開始發掘計劃。蒂卡爾國家公園(Tikal National Park)在1955年5月26日成立是瓜國第一個保護區,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少數的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蒂卡爾

           蒂卡爾(Tikal)是馬雅古典期(Classic Period, 西元250到900年)最重要最大的城邦。起初只是個小城,直到292年裝飾的美洲豹(Decorated Jaguar)繼位開啟強大的蒂卡爾王朝。360年第十四任美洲豹之爪一世(Jaguar Paw I)在位時國勢鼎盛,但378年來自墨西哥高原的提奧狄華岡(Teotihuacan)勢力聯合其政敵將之殺害,擁立提奧狄華岡王之子亞斯一世(Yax Nuun Ayiin I,又稱捲鼻王)擔任國王,他迎娶原來王族女子為妻,以聯姻取得合法統治地位,411年去世後兒子虛亞二世(Sihyaj Chan K'awiil II,又稱暴風雨天空二世)繼位,他於456年逝世,之後北邊馬雅城邦卡拉克穆爾(Calakmul)崛起被征服直到682年第二十六任賈索一世(Jasaw Chan K'awiil I,又稱巧克力王)接任後中興擊敗卡拉克穆爾,隨後的意金(Yik'in Chan K'awiil)及亞斯二世(Yax Nuun Ayiin II,又稱奇坦王)延續強大國力,然此後跟其他馬雅城邦同樣迅速衰落,十世紀末被遺棄在叢林中。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瓜地馬拉

           瓜地馬拉(Guatemala)位於中美洲,北與墨西哥(Mexico)接壤,北部的北碇(El Peten)地區是早期馬雅文化中心。1524年西班牙人來到瓜地馬拉,摧毀當地馬雅文化並開始殖民。1821年墨西哥獨立成功,受到鼓舞的中美洲諸國於同年成立中美洲聯邦(United Provinces of Central America)宣布脫離西班牙統治,但由於各邦差異太大於1840年解體,瓜地馬拉正式獨立建國。隨後的瓜地馬拉不斷在守舊及獨裁的政權間交替,1944年革命成功推翻專制正式實施民主,但立即陷入長達36年的內戰直到1990年代才結束。瓜國自1933年跟中華民國建交後一直保持穩定的外交關係,即使歷經退出聯合國的衝擊仍然不變,瓜地馬拉一詞源自印地安語意為『多樹之地』。格查爾(Quetzal,Q)是瓜國貨幣單位,這是種棲息在中美洲特別是瓜地馬拉北部深山密林的漂亮鳥類,格查爾是印第安語『金綠色的羽毛』。雌鳥大小如鴿子,全身羽毛艷麗,紅腹綠背,頭和胸呈淺色。一會兒黃,一會兒綠,一會兒又變成紅橙,五光十色絢麗多彩。格查爾鳥在瓜地馬拉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性情高潔酷愛自由,所以又有『自由之鳥』的美稱。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地鐵郵票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建設工程延宕,但1943跟1944年還是有少數地鐵站完工,1945年戰爭結束後唯一的環狀線五號開始動工,承襲二戰勝利後成為世界唯二的強權的榮光,莫斯科地鐵藝術的發展在這時期達到鼎盛,五號環狀線是所有路線裡最漂亮的部分,再者1950年代冷戰開始,蘇聯為防範來自美國的核子攻擊,刻意將地鐵建造在地底的深處,史達林(Stalin)於1953年去世後,接任的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拋棄虛浮華麗的史達林主義,改以簡單經濟的原則建造地鐵,導致這時期的地鐵站毫無特色,看起來都同一個模樣,而且省過頭不少地鐵站因列車進站震動沒多久就出現磁磚及裝飾脫落的問題,直到1970年代中才改變。隨著莫斯科市區的擴張,地鐵也不斷的往外圍延伸,目前總共有198站,每日運量約700萬人,世界第六長的地鐵路線,但以藝術性來說恐怕沒有一個國家能望其項背,畢竟這是史達林不計成本所打造蘇聯藝術的代表作。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伊茲麥洛夫跳蚤市場

           伊茲麥洛夫跳蚤市場(Izmaylovsky market)是購買紀念品的聖地,相較於中價位的阿爾巴特街(Arbat Street),對於預算不高的背包客想找便宜來這就對了,當然一分錢一分貨。伊茲麥洛夫因發音相近常被華人稱為『一隻螞蟻』,跟跳蚤市場相鄰的是伊茲麥洛夫克里姆林(Izmaylovsky Kremlin)。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紅場

           俄國最有名的表演莫過於芭蕾舞與馬戲團,本想找個知名的劇團好好欣賞,無奈歷經七八月暑假的表演旺季後,幾乎所有的劇團習慣在九月初休息。還好這段空檔有個救世主塔國際軍樂節(International Military Music Festival “Spasskaya Tower”)可供選擇。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1

           謝爾蓋聖三一修道院(Trinity-St. Sergius Lavra)備受歷任莫斯科大公及後來的沙皇所敬重,聖名聚集大量的財富土地到十六世紀時它可能是俄國最富有的修道院,大量的朝聖者及修道院工作人員帶來相關需求,商人及工匠紛紛聚集在此逐步發展為城鎮,形成今日的謝爾吉耶夫(Sergiev Posad)。

文章標籤

小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